【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法国《费加罗报》3月6日报道,2013年10月一名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且天生携带艾滋病毒的3岁女孩经过治疗可能已摆脱艾滋病毒。国际科学界曾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仅凭单个案例并不足以断定新生儿感染艾滋病毒能够被治愈。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出现的第二个可能成功的案例则为上述治疗途径增加了可信度。
在首例案例发生时期,密西西比大学儿科学教授汉娜决定对一位携带艾滋病毒的新生儿进行严格的“三联疗法”。在随后几天的治疗中,汉娜和同事们惊喜地发现该名婴儿血液中的艾滋病毒逐渐消失。但是,这名婴儿的母亲主动终止治疗并消失了。直到两年后,她带着自己的孩子进行复查时医生发现,尽管小孩没有继续接受治疗,但其体内的病毒已不复存在。这说明这名儿童有可能已被治愈。
2013年3月,汉娜教授在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的年度会议上介绍了这一病例,并引起美国加州长滩一家儿童医院的医生奥德拉•德维凯斯注意。这位专注于传染病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儿科医生对这项还不够成熟的治疗方法非常感兴趣。
报道指出,毫无疑问,在面临相似情况时,德维凯斯会毫不犹豫地运用该治疗方法。而事实上,不久之后,一名感染了艾滋病的女性在德维凯斯就职的医院产子。德维凯斯决定在这名婴儿身上实施上述治疗方法。
相关人员指出,值得关注的是,在接受治疗后,艾滋病毒迅速从这名婴儿体内消失。出生6天后,这名婴儿DNA检测呈阴性,并且一直保持在这一状态。上述人员指出,就现阶段而言,还不能确保该婴儿已被治愈,只能说得到缓解。因为唯一可以获知是否治愈的方法即停止抗逆转病毒治疗。(实习编译:谢婧 审稿:王莉兰)
责任编辑: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