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领导人巴西聚首 新发展银行备受瞩目
金砖峰会反击“褪色”说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金砖正在变成土砖吗?”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15日在巴西开幕前,一场关于“金砖国家”是否褪色的讨论在西方舆论场再次掀起。看空的人以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普遍放缓为论据,认为这一本就是“世界上最奇怪国家组合”的组织注定风光不再;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则对金砖国家抱团挑战西方权威流露担忧,此次峰会即将成立金砖发展银行与应急储备基金的消息被当做发展中大国“相当认真”的一次集体亮剑,意味着美欧分别把持数十年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体系将经受最直接的挑战。在两种情绪作用下,一些人将视角投向金砖内部“种种不和”,个别印度媒体还把如何与中国“角力”算作新总理莫迪国际舞台首秀的得分点。是各自算计还是巩固团结?金砖是“褪色”还是更加亮眼?在刚举办过世界杯的福塔莱萨与巴西利亚,五国领导人将合写出一份备受关注的答卷。
金砖发展银行,峰会最亮点
“7月15日,福塔莱萨迅速将行动焦点从足球场转向政治贵宾席,这座举办了多场世界杯赛事的巴西海滨城市同时也是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峰会的主办地,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领导人齐聚在这里,宣布一项旨在平衡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重大决定”。美国《外交政策》的报道说,这一重大决定是成立名为“新发展银行”的金砖发展银行以及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
建立金砖发展银行及应急储备基金是去年金砖国家德班峰会留给本届峰会的一项任务,而在西方媒体眼中,这两个机制的建立是金砖巴西峰会向二战后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的一次雄心勃勃的挑战。从目前媒体透露的信息看,金砖发展银行将由5国各投入100亿美元的形式募集机动资金,而应急储备基金的融资比例是中国出资410亿美元,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各出资180亿美元,南非出资50亿美元,总计1000亿美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张海冰14日对《环球时报》说,金砖银行与应急储备基金是两个不同的体系,金砖银行着眼于为成员国及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资金,应急储备基金可以在一国外汇储备不足情况下提供支持,为发展中国家构建金融安全网。形象地说,金砖银行更像世界银行,应急储备基金则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路透社说,这事实上是向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除世界银行与IMF外的“替代选择”,如果协议在巴西得以签署,这个以往挑战西方时总是言语多过行动的组织将在行动上迈出一大步。路透社还称,新银行取名“新发展银行”而非“金砖银行”是给其他新兴国家加入“留好门”,如土耳其、墨西哥、印尼和尼日利亚。
南非《独立报》13日题为“第六次金砖峰会欲测试勇气”的报道称,初创的金砖发展银行与应急储备基金不可能像世行及IMF般完善,但它们的出现就是要让世行与IMF嗅一嗅竞争的味道,并且减少金砖国家对IMF的依赖,增加政治自主权。
印度“一个印度”网站称,金砖发展银行的建立始于2012年印度方面的提议。《印度时报》称,虽然世界银行的可调用资产高达2230亿美元,与之相比金砖开发银行穷不少,但它的出现已对世界银行构成象征性挑战。
美国《外交政策》11日说,金砖发展银行从提议到落实发展迅速一方面是因为金砖国家要向外界展示“我们是认真的”,同时也是出于对美国迟迟不履行诺言的失望。据熟悉情况的专家介绍,为安抚发展中大国对现存国际金融秩序的不满,美国等西方国家2010年时曾承诺将发展中国家在IMF中的比重提升6%,但美国国会对这项削弱美国国际影响力的改革迟迟不予通过,金砖国家没有办法,只有另起炉灶,为自己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保障。路透社则将之解读为金砖国家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内提升自己影响力失败,于是自立门户。文章称,金砖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40%以及全球GDP的1/5,而他们在IMF中的投票权与其现实地位严重不符。
“金砖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国际组织,它最初不过是高盛经济学家奥尼尔的一个创意,该组织基础非常脆弱,如今竟然要建立自己的金融机构了”,BBC说。路透社称,金砖发展银行的第一笔贷款预计将在2016年贷出,应急储备基金则将从2015年起开始运作。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金砖国家各自出钱帮助穷国修路、建机场,这是个高尚的主意,但文章警告说,发展中国家这套体系在对外贷款时也必须像世界银行和IMF一样附带政治和经济等条件,促进透明、人权等,它应该是现有体系的团结者而非分裂者,否则将面临失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