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务器

蘋果、Elon Musk「唔撐」元宇宙? Web3.0爭議引爆

據AppleInsider報道,市場一直盛傳蘋果公司(Apple)正在打造一款虛擬實景(VR)或擴充實景(AR)頭戴裝置,作為該公司一舉進攻「元宇宙」的重點產品。然而,有傳蘋果內部對元宇宙的看法並非如外界般熾熱。Tesla總裁馬斯克(Elon Musk)早前也表態不撐相關發展,認為現時關於元宇宙、虛幣以至Web3.0的都是圈錢與炒作。

AppleInsider引述彭博科技記者Mark Gurman指,蘋果正在籌組團隊負責相關產品的發表和後續市場行銷事宜,包括有傳聘用Meta的AR傳訊公關主管Andrea Schubert,她原本任職Meta旗下VR裝置企業Oculus。但鑑於科技市場的高度競爭和蘋果公司保密作風,外界目前尚未清楚挖角傳聞的真實性。

外界盛傳,蘋果正在打造一款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的獨立頭戴裝置,利用相機提供混合實境的體驗,預料配備如Apple Watch的玻璃外殼,也有類似AirPods Max的耳罩襯墊等。據估計,這款「MR眼鏡」售價可能高達3,000美元(約2.34萬港元),是坊間同類產品售價最高的,也是蘋果歷來最昂貴的穿戴式裝置。業界預計,此一裝置將是今年最值得注意的蘋果產品,或會在年底上市。因此,此產品被推測是蘋果進軍元宇宙的旗艦產品。

蘋果正在籌備推出MR眼鏡?(AP)

這個傳聞之所以受到不少關注,還因為它符合市場預期。早前,投資大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指出,要成功發展「元宇宙」此一概念,蘋果會否加入是一大關鍵。該行在一項研究報告中表示,Facebook和Google一直在投資於VR和AR技術,作為通向元宇宙虛擬世界的工具,關鍵是只有蘋果加入,相關技術的大規模市場應用才能得以實現,這已是業界內的一項共識。

摩根士丹利還表示,相關的AR、VR設備的硬件市場規模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約7,797億港元)的水平,並於2040年再增長四倍之多。

「頭暈、感覺難受」 Elon Musk不看好

惟Gurman近日透露,有知情人士指蘋果公司內部並不完全贊同元宇宙概念,也不想用戶整天使用VR、AR裝置。他又指,公司對長遠開拓元宇宙亦不感興趣,更形容元宇宙是蘋果內部不可逾越的「禁區」。

蘋果對元宇宙的看法與外界普遍的吹捧不同。(Getty)

他提到,蘋果較著重以數碼科技增強現實,而非如Meta願景般讓用戶全時間生活在「虛擬世界」之中。因此,他推斷蘋果的頭戴裝置,僅限於以AR技術來提升遊戲、通訊、內容消費等方面的體驗,並不是真的要鼓勵用戶長時間使用。正如總裁庫克(Tim Cook)曾強調,「科技應該增強人類生活的效率以及體驗,而非人類逃離現實的藉口」。

這或許反映蘋果在「元宇宙」這個受到全球追棒的概念上,將走上與Meta不同的道路,並不急於盲目搶喝這個全球火熱領域的「頭啖湯」。美國技術分析師Katy Huberty和Erik Woodring也認為:「蘋果在進入新市場時採取更耐心做法的好處是,如果能以更明智的方式進行顛覆,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雖然蘋果在AR、VR硬件方面有所落後,惟兩人指出蘋果直到2007年才進入手機市場,比諾基亞和Blackberry都晚得多,卻未有影響它的發展。

庫克(Tim Cook)認為,科技應該增強人類生活的效率以及體驗,而非作為逃離現實的藉口。(Getty)

除了蘋果外,Elon Musk其實更早表態不看好元宇宙發展。他於近日的訪問中表示,並沒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元宇宙VR應用,也不認為元宇宙在短期內能成為大的發展趨勢。他重申:「反正我沒看懂,至少現在看不懂。」他解釋將「螢幕」綁在臉前面讓人感覺難受,即使設計得很輕;而且他個人的經驗是玩VR遊戲時會感到頭暈。

虛擬世界的「過度宣傳」?

誠然,許多人認為涵蓋元宇宙的 Web 3.0,將徹底改變互聯網世界的趨勢。但部份人傾向感覺元宇宙僅是虛擬世界的過度宣傳。有批評聲音指出,隨着上世紀90年代VR熱潮的失敗,還有千禧年代初第二人生等虛擬空間興起,元宇宙其實不算嶄新的概念。而Web 3.0則是互聯網未來的願景之一,出發點是透過利用加密技術和區塊鏈,讓網民「去中心化」直接從內容獲益,不用依賴網絡巨頭。

Elon Musk明言不看好元宇宙和Web3發展。(Getty)

上月中,Elon Musk曾於Twitter發文說:「我不認為Web3是真的,比實際更像市場行銷廢話。」Twitter行政總裁Jack Dorsey同樣對Web 3.0表示懷疑,他認為Web3並不會促進社會民主化,只會將決定用戶的權力從Meta等網路巨頭手中奪走。

對於外界的元宇宙吹捧炒作,美國商業評論員 Rana Foroohar指,投機是變革性新技術發展和普及的一個自然組成部分。但從歷史上過往的一些經濟泡沫來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如2008年金融危機的房地產泡沫是不具備生產性,另一類則具備一些生產性元素,如上世紀20年代的股市泡沫引發了大蕭條,但也同時幫助和推動了無線電廣播、電話、航空和電力的普及。

她認為今天的投資者同樣面臨同樣的問題,即「當Web3泡沫最終破滅時,會剩下什麼?」她以千禧年代的科網泡沫為例,指當時的人也普遍認為但凡有「.com」的東西最終都會升值,結果不需數年便證明是錯的。當時唯一出現最有價值的資產是往後二十年來互聯網發展賴以發展的光纖寬頻,當年因科技公司安裝了長達1.29億公里的光纜,造成了巨大的過剩產能,促使泡沫結束後的幾年間,寬頻的成本下降了九成之多。

科網泡沫雖然爆破,惟留下的光纖寬頻基建卻令往後的互聯網發展有基礎。(Getty)

因此,Foroohar認為投資者應該少關注虛擬世界,多關注那些利用資本建立未來有形資產的人。她認為從這個角度而言,Elon Musk做的比較好,如其衛星上網(satellite broadband)的努力令其印象深刻,並改變了美國農村地區的網絡連接性。她亦贊成德國的傳統工業公司推進物聯網、大型零售商利用自動化控制供應鏈,以及其他採用5G、人工智能和潔淨科技的高利潤用途的做法,因這些東西的普及範圍不止於矽谷這個地方。

或許,正因今天我們處於對「元宇宙」陷入瘋狂的時期,更加應該保持頭腦清醒。正如O'Reilly Media 創始人Tim O'Reilly指出:「投機加密貨幣等資產的確很容易賺到錢,但這似乎也分散了開發人員和投資者的注意力,使他們無法專注於建構有用於現實世界服務的艱辛工作。」

[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