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务器

非二元性別字掀激辯 美國「覺醒主義」衝擊法國?

法國著名字典Le Robert網上版最近新增代表非二元性別人士的代名詞「iel」,該字典出版商早前發表聲明指出,因應研究人員發現過去數月「iel」的使用率持續增加,故決定收錄這個新字。然而,在這個十分講究文法的西歐國家,這一新增的中性字詞卻掀起不少爭議。

有別於英文中有they一字,作為涵蓋非男性或女性的其他性別人士,法語向來都是男女二元的,所有代詞、名詞和形容詞都帶有所指對像或人的性別。在法語中,一般有il和elle來指謂一個人,相當於英文的he和she,類似英文中的they法語則有ils和elles,不過也是性別二元;而iel則像是兩者的結合,適用於認為自己既不屬於男性又不是女性的非二元性別人士。

目前,雖然有法國人會使用這個新詞,惟終歸是極少數,主要是跨性別群體,大部份法國人或許甚至不清楚有這個字存在。而對於法國非二元性別者來說,這可能的確是個喜訊,因在18至30歲的年輕人口中,有多達22%人認為自己是非二元性別者。

Le Robert新收錄的iel,引起了法國社會不少爭議。(Le Robert)

Le Robert此次舉動在法國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引起了激烈的辯論,多位政治人物先後提出反對,法國當局亦明確反對這個想法,教育部門更拒絕了早前將包容性語言納入學校教學的嘗試。教育部長布朗凱(Jean-Michel Blanquer)上月中在Twitter寫道:「包容性書寫(inclusive writing)並非法語的未來。」他補充說支持執政黨議員若利韋(Francois Jolivet)對該字典出版方的抗議行動。

若利韋致函信負責保存法語文化的「法蘭西學院」(Academie Francaise)表示,引入「iel」是「覺醒主義意識形態」的先兆,認為此舉會毀掉法語價值。他於信中寫道:「該字典的獨斷做法,顯然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入侵,會破壞我們約定俗成的語言。這種玷污我們語言的行為只會分化使用者,而非團結他們。」

Bimbenet表示,字典只是如實反映字詞使用情況。(網上截圖)

Le Robert經理Charles Bimbenet則表示,字典收錄許多反映想法或趨勢的字詞,惟這並非代表他們認同這些想法,而且由於「iel」這個詞的使用越來越多,因此收錄會是很有用。他重申:「Le Robert的使命是觀察多樣化法語的演變,並如實報告。對在世界範圍使用的字詞作定義是為了幫助更好的去了解它。」

法語向來「性別歧視」?

其實,法語的性別爭議近年就不時出現,例如,法國部份工作職位甚至還沒有女性化的形式,法蘭西學院兩年前才放棄堅持稱女總統為「總統夫人」(Madame le président)。

女權主義者認為,法語這種明顯的性別偏見導致女性處於不利地位。(Getty)

當地的女權主義者一直認為,法語這種明顯的性別偏見導致女性處於不利地位,也在許多其他領域加劇了性別不平等的情況。但他們過去數十年讓法語更加中性的努力,屢屢遭到國內的強烈抵制。許多法國人對性別中立的訴求不以為意,認為包容性書寫形式是企圖用平均主義(意指要求平均分享一切社會財富的思想)來攻擊語言的正統性和純潔性。

今年初,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領導的共和前進黨(La Republique En March ,LREM)與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議員更提出了一項法案,要求禁止在政府官員和公務員中使用包容性寫作的性別中立文本。

有意見認為,法語本身其實是具有包容性的語言。(Getty)

不過,有意見認為法語其實本身就有包容性的語言,如傳統問候語「Chères collègues, chers collègues」,法國人對此並沒有任何意見,多少反映法語早就包含一些包容性字詞。法國歷史學和文學教授Eliane Viennot認為立法者的矛盾表明:「我們被灌輸了一種觀點,即語言規則是神聖的,而女權主義者正在破壞我們的文化。雖然這種說法會激起情緒反應,卻根本經不起推敲。」

Viennot又指出,今天看來奇怪的包容性字眼,其實在幾個世紀以前也有使用。她舉例在 14 世紀,形容詞和分詞與陰性名詞而非陽性名詞一致的情況並不少見,如以前的人可以寫「les garçons et les filles sont heureuses」(男孩和女孩都很高興),而不是現時學校所教授的男性化形容詞「heureux」。

Viennot指出,今天看來奇怪的包容性字眼,其實在歷史上也曾使用。(網上圖片)

她解釋:「從 17 世紀開始,隨着男性化形式成為強制性要求,這種做法逐漸被淘汰,像『女醫生』和『女哲學家』這樣的女性術語受到禁止,因為這些職業為男性的專屬領域。」

美覺醒主義衝擊「高盧雄雞」?

對於是次Le Robert引入新詞,法國社會對此充滿警惕,尤其是對近年由美國輸出的「覺醒主義」(wokisme)。這個自2010年代後期以來人們對有色人種、同性戀社群和女性身份認同政治的左翼政治運動的稱呼,相關概念源自美國,最初用於種族偏見和種族歧視,後來再擴展至社會不平等、性別和性取向等方面。

布朗凱坦言對覺醒主義的強烈反對,源於2016年特朗普當選總統。(Getty)

有意見認為,布朗凱與法國政府對包容性字詞的看法,多少反映了當局確信美國透過「覺醒主義」向法國進行攻擊,旨在散佈種族和性別分歧對法國普世主義的影響。布朗凱近期曾向法媒表示,對覺醒主義的強烈反對,源於2016年特朗普當選總統。

總統馬克龍亦警告說:「某些完全從美國引入的社會科學理論或許是個威脅。」其領導的政府認為這會損害共和國的統一性,讓公民陷於對身份政治問題的旋渦當中。

黃背心運動或許是對美國影響力的一場「起義」。(Getty)

由此可見,在一向對美國影響力有所警惕的法國,可以預期「iel」的引入將會前路艱難,正如布朗凱於2017年在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所強調,法國將「只有一種法語、一種語法,以及一個共和國。」

華盛頓郵報駐巴黎專欄作家James McAuley曾對這種警惕如此解釋道:「在法國人的想像中,全球化和美國化是同義詞」。這種抗拒充份反映在當地近年的黃背心運動,因它本質上是一場反對全球化市場經濟以及所謂「美國化社會」的起義。

[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